开庭是一项考验综合能力的工作。当事人遇到民事纠纷参与法院诉讼,可以委托律师帮助开庭,毕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。如果没有开庭经验的当事人没有委托律师,可能在庭审过程中就会不知所措。打官司开庭涉及到当事人切身利益,建议当事人尽量提前做好庭前准备工作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。

一、开庭前注意事项与准备
1、开庭时间
有些人会忽视甚至忘记了庭审时间,不论是哪种原因,没有参加庭审,都存在很大的风险。这个风险就是缺席审判,或者是视为撤诉。法院有固定的上班时间,所以你无需来得太早,开庭时间前十五到二十分钟到达法院为宜,不要迟到。
2、调整状态
开庭过程中,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,因此请尽量休息好。法庭是一个相对较为严肃的场合,在着装上可以朴实一些,穿日常的衣服。在进入法院时,当事人需要经过安检,故不能携带违禁物品(如水、饮料、刀具、药品、易燃易爆物品等)。
3、需要携带的资料
首先是传票,其次是当事人的身份证,再次是涉及本案各项证据的原件。开庭时,当事人务必记得携带证据原件,若无原件,案件可能因为证据不充分而败诉。由于开庭中需要核对证据原件,为了提高出示原件的效率,应对证据进行整理和排序。可以在庭审前自己模拟一遍出示原件的过程,尽可能做到在法官要求你出示证据时能够及时翻到。
4、案件事实的梳理
梳理案件事实的脉络以及争议焦点,认真看一遍起诉状、证据清单、各项证据,对方提交的材料,提前准备好质证、发问、辩论提纲,演练辩论思路。
5、明确调解方案
庭审中,法官会征询双方调解的意向,通过调解,可以达到尽快案结事了,有利于案件的执行。
6、了解开庭流程
开庭流程一般包括:法官宣布开庭和法庭纪律、核对当事人身份、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、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、法庭调查(原告诉请陈述、被告答辩、原被告举证质证、第三人举证质证)、法庭辩论(原告发言、被告辩驳、 被告发言、原告辩驳、第三人发言、 互相辩论)、各方做最后陈述。
二、参加庭审
1、整个庭审过程,应听从法庭的指挥进行庭审程序,不可拍照、录音、录像、接打电话等,法官说话的时候不要插话,不然可能会被法官怼,影响自己心态,让自己顿时紧张。发表观点做到一针见血谈重点,不宜啰嗦重复。有不少当事人在开庭时空话套话,语言表达毫无重点,最后可能被法庭训斥草草结束发言。
2、在庭审过程中,应当将法官询问的问题进行记录。记录这些问题是为了便于今后复盘。也便于在庭审之后,寻找更加适合的答案。一般法官询问的问题都是该案件非常重要的问题,都是需要当事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。
3、庭审中不得对参与庭审的人员出言不逊、辱骂。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。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,可以予以训诫,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、拘留。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三、庭审结束签笔录
在开庭的过程中,书记员会将整个庭审过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,形成庭审笔录。在记录庭审过程时,因需要记录的内容过多,难免出现疏漏,出现漏记或错记的情况,若草率签字,庭审笔录极有可能成为对己方不利的材料。庭审结束后,务必仔细核对庭审笔录。